“公司各級財務部門始終堅持穩(wěn)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,企業(yè)發(fā)展總體穩(wěn)健有序,主要經濟指標有明顯好轉。”近日,中鐵十七局電氣化公司召開專題會議總結回顧年度財務工作,經濟運行交出一份“亮眼成績單”。
一年來,該公司深入貫徹落實股份公司、集團公司年度系列會議精神,緊密圍繞以創(chuàng)效高質量發(fā)展為主體的“一體三面”工作方向,深化“四項轉變,三項壓實”工作舉措,實施前端、中端、后端全過程管控,“三端發(fā)力”推動經濟運行提質增效。
前端布局,筑牢創(chuàng)效基底
財務工作真正的價值不僅是分析數據,確保企業(yè)經濟平穩(wěn)運行,更重要的是參與到前端業(yè)務,在項目投標、上場之前,進行精細化成本測算,在前端把穩(wěn)“舵”,定好“錨”,為項目創(chuàng)效奠定堅實基礎。
新中標新能源項目(張璐 供圖)
該公司嚴把項目效益源頭關口,強化經營質量,在確保鐵路四電、地鐵機電及高速公路機電板塊等主營業(yè)務任務飽滿的情況下,加快布局以“風、光、水、儲”為代表的新能源項目,截至目前,新能源和新基建承攬比重占公司年度承攬比重的66%。
在新項目上場前,公司財務、經管、物資、經營等相關職能部門組成成本測算小組,緊緊圍繞臨建方案、施工方案、分包策劃方案、物資供應、變更索賠等方面進行分析研判,按照成本最優(yōu)原則,有效開展上場效益策劃,確保項目贏在起點,沿著正確、合理的方向高標準開局。
此外,該公司還不斷加強財稅策劃,將資金預算的執(zhí)行、票據置換、經費管控等工作設定為項目財務負責人績效考核的重要評價指標,多維度壓實成本管控責任。加強稅務籌劃,結合項目當地的稅收政策以及各成本要素的權重、稅率等因素,加強項目稅務工作全生命周期動態(tài)管理。
中端管控,強化內控效能
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如何,直接關系到企業(yè)的經濟效益,是衡量企業(yè)生存和發(fā)展的試金石。在中端管控環(huán)節(jié),該公司以成本管理為抓手,形成了領導班子包保、業(yè)務部門協同、雙框架制度為保障的多位一體格局,全方位強化內控效能。
工程項目財務主要指標策劃會現場(張璐 攝)
在法人管項目的基礎上,該公司實行領導包保負責制,將項目經濟運行情況納入公司經理層領導包保范疇,實施“一對一”或“一對多”責任包保,進一步壓實監(jiān)督責任。領導班子全面了解、掌握生產和工作動態(tài),及時發(fā)現生產和經濟運行中的難點問題,實現兩級管理,均衡生產,確保工期、成本、效益、資金的相互銜接,年度目標圓滿實現。
該公司注重加強業(yè)務部門間的協同合作,制定“五量對比臺賬”管理標準,加強過程驗工計價管理,嚴格遵守資金支付、物資采購、經費管控相關原則,財務、經管、物資、經營、工程等相關業(yè)務部門同步發(fā)力,協調配合打好“成本控制守衛(wèi)戰(zhàn)”。
該公司持續(xù)深化以“施組為綱的進度框架”和“成本計劃的創(chuàng)效框架”雙框架運行機制,將“成本框架”作為項目責任成本支出的“天花板”,把“成本框架”應用到項目成本管理全周期中,為企業(yè)經濟運行“把關定向”。
后端閉合,提升經濟質量
在項目建設后期,工期節(jié)點緊、資金風險大、結算資料多,更需要精細化的財務管理措施確保資金“顆粒歸倉”。該公司強力推進收尾工作、加大確權創(chuàng)效力度、加快供應鏈體系建設,著力提升經濟運行質量。
財務團隊(張璐 攝)
對于進入收尾驗收階段的項目,該公司堅持“應清必清、應撤盡撤、維護利益、防控風險”的工作原則,將收尾項目并賬、銀行賬戶銷戶等納入年度工作計劃,定期通報、實時跟蹤、過程督促、結果閉環(huán),有效強化財務提級管控效果,確保項目收尾階段成本費用可控,資金收支平衡。
該公司將變更調差工作貫穿于項目管理全過程,定時跟蹤各項經濟指標,尤其是收入、利潤等指標的跟蹤與督導,適時召開專題會、約談會,重點事項重點研究,一線的事情兩級做,破除確權難題。
在供應鏈體系建設方面,該公司通過優(yōu)選合作供應商、分包商,與供應鏈力量建立“背靠背”的戰(zhàn)略聯盟,找準供應商、分包商的痛點和加深合作的契合點,將供應鏈的財務成本轉化為企業(yè)的收益。
該公司以前端、中端、后端全過程成本管控為抓手,以效益為工作中心,以質量為做強根本,在提升經濟運行質量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。下一步,該公司將聚焦強基固本,突出價值創(chuàng)造,迎難而上,實干擔當,實現企業(yè)經濟質量再提升。
【編輯:敏業(yè)】
相關新聞